Search

#大華在地發聲

你知道嗎?
新移民新住民已經是台灣第五大族群
  • Share this:

#大華在地發聲

你知道嗎?
新移民新住民已經是台灣第五大族群
依據內政部統計在台灣的新住民第一代也就是外籍配偶人數已超過50萬人
第二代子女也突破35萬人
新住民第二代子女很多已經進入大專院校就讀甚至出社會工作
這群新興勢力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不容小覤
台灣第一次因應外籍配偶人數成長而推動的福利措施
便是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設立的十億元"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"
而由於當時基金設立的目的是針對第一代外籍配偶
且外籍配偶相關輔導計畫也納入各級政府公務預算內支應
故內政部移民署一度想要廢掉這個基金
在諸多民間社福團體的捍衛之下
這個基金將會轉型成"新住民發展基金"
持續匡列十億預算並擴及新住民第二代子女的培力

大華認為不論這筆基金匡列是否符合新住民族群的最佳利益
這筆基金實際執行的成效與是否符合新住民實際需求
應當要持續被社會各界監督與關注
同時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對待新住民二代子女的態度究竟是甚麼?
是認為他們身上帶著多元文化具有的獨特競爭優勢
還是仍然持續在日常生活 /媒體/社會互動中繼續複製刻板印象?
而又有哪些話會惹惱這些新住民第二代子女?
一起來聽聽台灣第一個推動東南亞獨立書店的~燦爛時光
有關新住民二代子女的交換故事

●不想聽的一句話,再說就很白目囉!
●惠美:不想聽「妳怎麼這麼黑?是不是遺傳?」我媽很白的好嗎!我是海邊運動曬黑的。
●采霓:不想聽一些阿婆介紹我媽是「泰國仔」,人人有名有姓,可以有禮貌一點。
●子琦:不想聽「妳是不是加分才進來的?」我的成績還不錯,別以為我們都有特權。(註:子琦目前就讀台大。)
●郁晴:不想聽「有外籍血統的孩子都是笨小孩」,他們不笨,只是還沒適應兩種文化。



#2016大選政黨票請投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

線上捐款:https://sdparty.tw/donate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資深青少年工作者,推動青少年權益與福利達25年,倡議關注青年貧窮、學債族、18歲公民權、媒體自律與青少年勞權,因緣際會參與 年金改革!現為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。
View all posts